首 页 > 宿州市卫计委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号: 00318727X/201712-93451 信息分类: 计划总结
内容分类: 人口与计划生育、妇女儿童工作,卫生、体育,其他,其他,其他,其他 发文日期: 2017-12-14
发布机构: 宿州市卫计委 生成日期: 2017-12-14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称: 宿州市2017年卫生计生工作总结
号: 词:

宿州市2017年卫生计生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17-12-14   保护视力色:       

一年来,市卫生计生委按照市委市政府“2+4+2”工作要求,在省卫生计生委指导下,围绕建设“健康宿州”,按照构建“353”工作格局的思路,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健康脱贫、计划生育等工作保持先进,实现了领跑;我市健康脱贫工作在全国、全省健康脱贫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全省健康脱贫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我市计划生育工作连续4年“皖北第一、全省先进”,卫计机构整合转型工作受到国家卫计委认可。医院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智慧医疗”建设等工作创新发展,实现了快跑;“411”计划、“四型”医院创建、人才队伍建设“三大计划”启动实施,健康脱贫信息系统12月正式上线运行,我市学科建设实现了省级优先发展重点专科零的突破,我市连续8届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综合医改、公卫服务、医疗服务监管等工作有序推进,实现了齐跑。11月1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来宿调研时指出“宿州市计生协工作、健康脱贫工作和卫计机构整合转型工作在全国深有影响、颇具特色”。

一、围绕中心,六项重点工作扎实推进

1.“2+5”医联体建设有序推进,综合医改取得新进展。一是分级诊疗制度扎实推进。“2+5”医联体、“1+4”医共体和3个专科联盟的分级诊疗体系基本形成,全市县域内就诊率83.62%,同比上升3.16%。二是药品采购管理不断加强。推行“两票制”,全市重点监控药品采购比6.7%。三是临床路径管理扎实推进。全市临床路径入径率同比提高27%,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同期下降2.2%。四是按病种付费改革不断深化。全市按病种付费执行率较去年同期增长18%,次均住院费用同比下降1.4%。

2.“411”计划项目建设全面推开,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呈现新面貌。利用四年时间,投入百亿资金,建设十类项目。一是市本级医疗项目稳步推进。市立医院新区儿科病房楼已投入使用;市中医院新区项目已通过市规委会建设用地选址;市妇幼保健院项目已完成立项;中煤矿建总医院一期项目新大楼已投入使用;淮海肿瘤医院、爱尔眼科医院等社会办医项目正在进行用地选址。二是县级医疗项目规模凸显。砀山、泗县、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县级人民医院已完成项目建设;砀山、萧县、埇桥区中医院土建已完成;泗县妇幼保健院已投入使用,灵璧县妇幼保健院已完成立项。三是乡镇医疗项目日新月异。全市新建8所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和146个村卫生室。

3.“四型”医院创建启动实施,医院能力水平实现新提升。一是创新医院管理新模式。对公立医院实行“创新型、活力型、平安型、满意型”四型创建,民营医院实行“ABCD”四级管理,基层医疗机构实行“十佳十差”考核,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全省32家市级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综合排名中,市立医院位列第三、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位列第九。3所乡镇卫生院通过二级综合医院评审验收,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申报国家优质服务示范社区。二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新模式。实施“名医培养、天使成长、专科创优”三大计划。今年共选派166人次赴高层次医院进修,1800余人参加继续教育,邀请43位知名专家指导培训。我市学科建设获评省级重点专科1个,特色专科3个,培育专科1个。三是创新医疗安全监管新模式。成立46个市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开展医疗质控检查18次,群众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2%以上。

4.“1+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扎实推进,基层公卫服务能力得到新加强。一是实行组团签约服务模式。实施县、乡、村“1+1+1”三级联动,全市组建农村签约团队636个,一般人群签约率达32.16%,重点人群签约率达70.87%。二是基本公卫服务有效增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82 %,孕产妇、儿童等重点人群保健服务率89 %。加强传染病、慢性病、碘缺乏病等疾病综合防治,规范处置6例H7N9流感患者,埇桥区创成国家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市共创成126个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三是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创建健康学校、机关、企业、餐厅、村庄各100个,健康家庭1000个,省级卫生城市创建取得新进展。

5.“三位一体”卫计机构整合经验得到推广,计生服务管理实现新转变。一是全面推行卫计机构整合转型。推行两个“三位一体”工作模式(乡镇卫计办、卫生院、计划生育协会三位一体,村级家庭发展中心、卫生室、计划生育协会三位一体),探索创新“4434”工作方法,计划生育基层服务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二是积极实施全面两孩政策。2017年,全市共出生10.02万人,出生率约15.40‰,政策符合率94.92%,符合政策预期。全市国家正常奖扶2.4万人,发放奖扶资金2379.91万元。三是认真落实性别比综合治理。全市关爱女孩综合治理工作共查处各类案件61件,其中大要案31件。

6.“351+190”政策全面兑现,健康脱贫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提标扩面落实健康脱贫政策。在全省率先实施“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贫困人口实际补偿比97.52%。二是实施大病分类专项救治。对15种大病实行专项救治,救治率达91%。三是实施运行精准监管。构建“信息平台+大数据+健康脱贫”新模式,对就诊行为、诊疗行为等精准监管,市健康脱贫工程满意度达99.72%。

二、科学谋划,提升六个指数

2018年,我们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建设健康宿州,按照三跑、五创、三强的“353”工作格局,着力提升6个指数。

1.提升创新指数,以分级诊疗为抓手深化综合医改。加强医联体、医共体和专科联盟建设,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强化医保支付杠杆作用,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实。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制度,开展院长年薪制试点,落实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制度。加快医保制度整合,积极推进“三保合一”。落实监管制度,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全面完成医改重点指标任务。

2.提升能力指数,以实施“411”计划为抓手强化医疗服务能力建设。重点推进市立医院、市中医院、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和中煤矿建总医院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县级综合医院和中医院项目建设。深度优化市县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项目。持续实施基层医疗机构“四年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每年新建5-10所乡镇卫生院、100个村卫生室,改建、扩建一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

3.提升满意指数,以“四型”医院创建为抓手加强医院管理。加强医院能力建设,三级综合医院在全省综合绩效考核中进入前15名,二级综合医院在全省医疗质量综合评价中排名进入前20名。持续实施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三大计划”,实施全科医生和儿科医师转岗培训、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等免费培养,积极营造有利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实施“四名工程”建设,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创新运用群众满意度评价器,保持群众满意度在92%以上。

4.提升保障指数,以家庭医生签约为抓手强化公共卫生服务。提升家庭医生签约履约率,保质保量完成签约任务。深入推进“实施健康脱贫、打造健康乡村”行动,贫困人口综合补偿比保持在90%以上,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加强新农合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在安全区间运行。针对妇女、儿童、老年人等8类重点人群,积极开展健康服务,加强疾病综合防控, 提升健康水平。建立公共卫生工作“百分制”考核制度,推进公共卫生工作落实。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推进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积极争创省级卫生城市。

5.提升服务指数,以卫生计生机构整合为抓手加强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全面推广卫生计生机构整合转型工作经验,不断完善计划生育基层服务管理体系。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推进“一次登记、全程服务”,公共场所母婴室设置达到80%以上,确保群众愿意生、生的起、生的出、生的好。创建幸福家庭示范市,在全国打造“安徽人之家”流动人口区域协作工作站。实施家庭发展服务中心、计划生育协会、村卫生室“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健全“村为主”工作机制,夯实基层工作基础。

6.提升智慧指数,以实施“2124”工程为抓手加强“智慧医疗”建设。构建医疗卫生云数据中心和区域卫生平台,整合医疗机构信息资源,完善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病历三大数据库,充分发挥平台功能作用,实现“记录一生、服务一生、管理一生”的全人口、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人口健康服务。

三、强化保障,落实四张清单

1.落实责任清单。压实党建责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直机关党组织建设的十六条意见》,加强机关党建工作,争取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进入全市先进行列。夯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认真落实“一岗双责”,规范领导干部权力运行,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2.落实任务清单。按照市委、市政府“保八争六”工作目标,将纳入省卫计委考核的工作任务细化为80项考核指标,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任务细化为40项考核指标,实行台账式管理,做到每一项工作“有目标、有举措、可操作、能考核”,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3.落实督查清单。围绕计划生育、创卫、医疗服务、公卫、党风廉政等五类工作,细化分解督查任务,采取经常性、阶段性和专项督查督办等形式开展督查,定期召开调度会,及时点评通报,强化督查落实。

4.落实考核清单。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建立医院能力建设、公共卫生服务、计划生育工作三大考核体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

会员中心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
客户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