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宿州市政府办公室信息公开制度规定

关于印发《宿州市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规程》等六个规章制度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4-09-25   保护视力色: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宿州市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规程》等六个规章制度经市政府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并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已定的规章制度,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二○○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宿州市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规程 


  为了规范我市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49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准备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7)54号)和省、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程。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市和县区人民政府所属各部门都应当按照本规程的要求,做好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受理、审查、处理和答复等各个环节的工作。
  一、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定义
  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是指除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市和县区人民政府所属各部门(以下简称行政机关)依法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行政机关申请获取的相关政府信息。
  二、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受理
  (一)受理机构。
  行政机关确定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本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受理,并公开受理机构的名称、办公地址、办公时间、联系电话、传真号码、电子邮箱等内容。
  (二)受理的原则要求。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提出的申请,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应当予以受理。
  行政机关应当向申请人提供统一规范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书格式文本(包括纸质文本或电子文本)。行政机关接收到申请人提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书后应当即时登记。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申请提供与其自身相关的税费缴纳、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政府信息,不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或者证明文件的;申请人委托代理人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代理人申请时不出示申请人、代理人有效证件以及授权委托书的,不予受理。行政机关应当将不予受理的情况登记保存,并书面告知申请 人。
  (三)受理的形式。
  1.书面申请的受理。
  (1)通过互联网提交申请的。行政机关应当至少每日2次查阅公开的受理机构电子邮箱,及时受理申请并予以登记。受理申请时间以申请书的电子文本进入受理机构电子邮箱的时间为准。
  (2)通过信函、电报、传真的形式提交申请的。行政机关应当至少每日2次接收信函,及时受理申请并予以登记,受理申请时间以行政机关收到信函的时间为准;行政机关收到电报、传真形式提交的申请应当即时予以登记,受理申请时间以收到电报、传真形式申请书的时间为准。
  (3)当场提交申请的。行政机关设在行政许可服务中心的窗口或者行政机关指定的场所当场受理申请的,应当即时予以登记,受理申请时间以收到申请书的时间为准。
  2.口头申请的受理。原则上,申请应当采取书面形式。申请人提交书面申请书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提出,由受理该申请的行政机关代为填写申请书,经申请人确认后生效。受理申请时间以申请书经过申请人确认生效的时间为准。
  三、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审查
  (一)形式要件审查。
  行政机关受理申请后,首先应当对申请书的形式要件进行审查。即审查提交的申请书是否包括下列内容: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联系方式;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内容描述;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
  (二)实质内容审查。
  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保密审查机制,对申请人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保密审查。行政机关对政府信息不能确定是否可以公开时,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报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同级保密工作部门确定。
   行政机关认为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公开后可能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的,应当采取书面形式,送达第三方征求意见,并明确答复期限。第三方明确表示同意公开的,可以公开;第三方不同意公开的,不得公开;第三方未在行政机关要求的期限内答复的,视为不同意公开。但是,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可 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予以公开,并将决定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和理由书面通知第三方。
  四、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处理
  (一)分类处理。
   行政机关对申请进行审查后,应当按照“属于依申请公开范围的、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属于不予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不存在的、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的(能够确定该政府信息公开机关的、不能够确定该政府信息公开机关的)、申请内容不明确的、经审查决定提供的”进行分类处理。
  (二)其他特殊情况的处理。
  1.经审查后,申请人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中含有不应当公开的内容,但是能够作区分处理的,行政机关应当向申请人提供可以公开的信息内容。
  2.经审查后,申请人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中由包括本行政机关在内的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共同制作或保存的,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应当向申请人提供该政府信息。
  3.经审查后,同一申请人向同一行政机关就同一内容反复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机关已经答复的,可以不再答复。
  4.经审查后,申请人提交的申请书没有联系方式,无法答复申请人的,行政机关应当将该申请书登记后留存,留存时间为一年。
  五、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答复
  (一)答复的期限。
  行政机关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能够当场答复的,应当当场予以答复。
  行政机关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需延长答复期限的,应当经本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延长答复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
  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涉及第三方权益的,行政机关征求第三方意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前述规定的期限内。
  (二)答复的形式。
  行政机关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应当按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予以提供;无法按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提供的,可以通过安排申请人查阅相关资料、提供复制件或者其他适当形式提供。
  行政机关收到申请人书面申请的,应当书面答复申请人。
  (三)答复的具体情况。
  对申请人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行政机关经过审查,并进行分类处理后,视不同情况分别作出答复。
  1.属于依申请公开范围的,应当按照规定及时答复申请人。
  2.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行政机关应当告知申请人向载有该政府信息的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或者行政机关设在行政许可服务中心的窗口、指定的查阅场所进行查询,并提供详细的查询方法、具体地址等。能够在答复时提供具体内容的,可以同时提供。
  3.属于不予公开范围的,行政机关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4.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不存在的,行政机关应当告知申请人。
  5.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的,行政机关应当告知申请人。对能够确定该政府信息的公开机关的,应当告知申请人该行政机关的名称、联系方式;对不能够确定该政府信息公开机关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向市或县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咨询。
  6.申请内容不明确,申请书形式要件不齐备的,行政机关应当一次性告知申请人作出更改、补充。申请人进行更改、补充后重新提交申请书的,作为提交新的申请,重新计算答复期限。
  7.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与本人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无关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可以不予提供。
  六、费用收取
  行政机关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除可以收取检索、复制、邮寄等成本费用外,不得收取其他费用。行政机关不得通过其他组织、个人以有偿服务方式提供政府信息。
  行政机关应当按照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规定的收费标准收取检索、复制、邮寄等费用。
  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公民确有经济困难的,经本人申请、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审核同意,可以减免相关费用。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公民存在阅读困难或者视听障碍的,行政机关应当为其提供必要的帮助。
  七、提供信息不准确的更正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证据证明行政机关提供的政府信息记录不准确的,行政机关应当予以更正。该行政机关无权更正的,应当转送有权更正的行政机关处理,并告知申请人。
  八、附则
  市和县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活动,适用本规程。
  本市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环保、公共交通等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制作、获取的信息的公开,参照本制度执行。
  九、本规程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附件1:宿州市政府信息发布协调制度
  为了确保各行政机关准确一致地发布政府信息,保证政府信息发布的权威性、规范性和一致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492号)和省、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制度。
   一、行政机关发布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应当遵循“谁制作、谁公开,谁保存、谁公开”的原则。行政机关制作的政府信息,由制作该政府信息的行政机关负责公 开;行政机关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的政府信息,由保存该政府信息的行政机关负责公开。其他单位不得对该信息进行发布和解释。
  二、多家单位联合共同起草生成的需对外公布的政府信息,由组织起草生成该信息的单位负责向公众公开发布,其他单位不得对该信息进行发布。
  三、行政机关发布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传染病疫情、重大动物疫情、对外贸易公共信息、重要地理信息数据、统计信息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明确需要审批的政府信息,应当及时报请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审批,信息未经审批的不得发布。
  四、行政机关拟发布的政府信息涉及其他单位工作内容或发布后可能对其他单位工作产生影响的,应当及时向所涉及单位发送《宿州市政府信息发布协调函》(样函附后)和拟发布信息全文,书面征求意见。被征求意见单位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予以书面回复。
   五、书面回复同意的,拟发布单位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相应工作规程向公众公开发布信息。书面回复不同意的,拟发布单位应当立即指派专人与被征求意见单位进行协商解决;经协商被征求意见单位仍不同意的,拟发布单位应当立即报请同级政府信息公开主管部门协调解决;同级政府信息公开主管部门应当组织该信息涉及单 位、相关业务主管部门以及该领域专家顾问共同研究协商,最终确定该信息是否可以公开发布,并以书面形式向相关涉及单位进行确认回复。
  六、市和县区经济开发区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公开政府信息的活动,适用本制度。
  七、本市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环保、公共交通等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制作、获取的信息的公开,参照本制度执行。
  八、本制度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附件:宿州市政府信息发布协调函
  拟发布单位盖章
             (拟发布信息全文附后)
  拟发布信息单位名称
  拟发布信息名称
  拟发布时间
  征求意见单位名称
  征求意见单位
  反馈意见
  征求意见单位盖章:
  拟发布单位领导签字:      征求意见单位领导签字: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附件2:宿州市不予公开政府信息上报备案制度
  为确保行政机关依法依规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492号)和省、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不予公开政府信息的范围
  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是指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以及公开后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的政府信息。具体分为:
  (一)各行政机关已确认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
  (二)各行政机关已答复信息申请人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
  二、上报备案的内容
  (一)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的标题、文号、密级、生成日期。
  (二)不予公开的理由。
  将各种信息项统一填入《行政机关确认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备案表》和《行政机关答复信息申请人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备案表》(样表附后)。
  三、上报备案的程序
  市人民政府所属部门、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报备表报送市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备案。
  县区人民政府所属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将报备表报送县区政府信息公开主管部门备案。
  四、上报备案的审核
  报备表在上报前,应当经本机关保密工作机构审核,并经单位主管或分管领导签发后报送;
  市和县区人民政府信息公开主管部门应当对报备表进行审核,经审核后发现其中含有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应当会同同级保密工作部门复审,复审后认为确实含有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应当要求该行政机关对该信息进行追加公开。
  五、上报备案的时间
  行政机关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实行每季度一报,在每季度末最后一个工作周完成上报备案工作。
  六、其他
  市和县区经济开发区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公开政府信息的活动,适用本制度。
  本市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环保、公共交通等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制作、获取的信息涉及不予公开的信息上报备案工作,参照本制度执行。
  七、本制度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
附件3: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制度
  为了及时汇总、掌握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方面的基本情况,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能力和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492号)和省、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报告公布时限
  全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市和县区人民政府所属各部门应当于每年3月31日前,通过本级政府网站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渠道、方式公布本行政机关上一年度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市人民政府所属各部门和县区人民政府公布本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后,应当同时上报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办公室。
  县区人民政府所属各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公布本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后,应当上报县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
  二、报告的内容
  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应涵盖本年度自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应当具体体现以下内容: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1.本单位全年在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方面所开展的工作、采取的措施等;
  2.本单位所设立的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的工作情况;
  3.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总数,各分类政府信息数量;
  4.全年通过各种政府信息公开方式、渠道分别公布政府信息的数量;
  5.公开查阅场所查阅政府信息的人数,本级政府网站中政府信息公开专栏页面访问数量。
  (二)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及不予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1.年度内本机关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的开展情况,包括场所建设、完善、维护及工作运行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规程的执行情况;
  2.年度内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件数;
  3.年度内不予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件数;
  4.年度内已答复的依申请政府信息公开件数。
  (三)依申请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费用减免情况
  1.年度内依申请政府信息公开收取的费用总额;
  2.年度内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中,依据《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相关费用减免数额;
  3.年度内是否存在违规收费情况。
  (四)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1.年度内本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被行政复议的件数,其中包括:
  (1)决定在一定期限内履行的件数;
  (2)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件数。
  2.年度内共引发有关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的件数,其中包括:
  (1)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的件数;
  (2)判决在一定期限内履行的件数;
  (3)判决变更的件数。
  (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1.上级行政机关工作考核和日常管理中指出的工作不足,说明原因及改进措施;
  2.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民主监督和社会评议中发现和反映的问题,说明原因及改进措施;
  3.如本单位年度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引起行政诉讼的,除复议决定维持、判决维持的以外,其他引起行政诉讼的行为要说明原因及整改措施;
  4.如本机关年度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形成公民投诉的,说明造成投诉的原因及整改措施;
  5.本机关自身发现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所采取的具体改进措施。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三、附则
  市和县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也应当编写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并报送同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
  本市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环保、公共交通等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制作、获取的信息的工作年度报告的编写,参照本制度执行。
  四、施行日期
  本制度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附件4:宿州市行政机关提供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规定
  为了做好行政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的提供工作,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更全面的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492号)和省、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一、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市和县区人民政府所属各部门(以下简称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向市和县区人民政府分别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行政许可服务中心设置的政府信息查阅服务中心提供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适用本规定。
  二、凡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提供工作应当遵循及时、完整、准确的原则。
  三、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应当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提供本行政机关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具体事宜。
  四、市人民政府应及时向市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行政许可服务中心提供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市人民政府所属部门应及时向市档案馆、公共图书馆提供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县区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乡镇人民政府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应当向县区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行政许可服务中心提供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五、行政机关应当依照规定分别向本级政府设置的政府信息公开查阅服务中心提供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纸质原件文本一式3份。
  行政机关对已提供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作出修改或者废止时,应及时提供修改后的该政府信息或进行废止说明。
  六、凡是列入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的政府信息均在提供范围之列。
  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由多个行政机关联合生成的,由编制文号或主要编制的行政机关负责提供。
  七、行政机关应当自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或变更后的10个工作日内提供。
  八、行政机关提供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工作情况纳入本年度工作考核。
  市和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和同级监察机关负责对本级政府所属部门、下一级人民政府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提供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行政机关违反本规定的,由监察机关、上一级行政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有关规定处理。
  九、市和县区经济开发区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公开政府信息的提供工作,适用本规定。
  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环保、公共交通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主动公开的信息提供工作,参照本规定。
  十、本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附件5: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社会评议制度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促进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 正、公开透明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492号)和省、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社会评议的主体
  社会评议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由各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具体实施,评议工作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社会监督员和群众代表等参加。
  二、社会评议的对象
  政府信息公开社会评议的对象是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三、社会评议的内容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评议内容包括:
  (一)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是否真实、准确;
  (二)政府信息公开的时间是否及时;
  (三)政府信息公开的程序是否符合规定;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是否落实到位;
  (五)政府信息公开渠道、设施、措施是否便捷有效;
  (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是否热情周到;
  (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是否按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提供有效的政府信息公开服务;
  (八)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是否按照法规规定及时、准确、完整的提供政府信息;
  (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是否按规定收费。
  四、社会评议的方式方法
  评议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采取问卷调查、网上评议、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开展评议。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定期视察,新闻媒体跟踪报道,社会监督员和广大群众日常监督。
  评议等次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评议结果作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五、社会评议的时间
  县区人民政府于每年1月底前完成上一年度的政府信息公开社会评议工作;市人民政府于每年2月底前完成上一年度的政府信息公开社会评议工作。
  六、附则
  本市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环保、公共交通等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制作、获取的信息的公开工作的社会评议,参照本制度执行。
  七、本制度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会员中心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
客户端
返回顶部